直面行業痛點,宇通礦卡重塑安全、節能、高效新標準!
礦業能耗成本居高不下,如何破局?安全風險如影隨形,怎樣解決?環保壓力持續加碼,路在何方?
在“雙碳”目標倒逼行業轉型的今天,這些尖銳問題已成為礦山企業必須直面的生存考題。隨著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深入推進,傳統高能耗、高排放的礦用裝備已難以適應新時代要求。礦山行業亟需一款能真正平衡安全、節能、高效的運輸解決方案,而這也是宇通礦卡給出切實可行運輸新選擇的時代背景。

高效承政策導向 硬核技術激活礦山產能
在政策大力推動礦山智能化、高效化升級的當下,新能源礦卡正成為承接“提升產能”需求的關鍵載體——但傳統礦卡卻常因工況適應性不足“拖慢節奏”,不僅造成運輸中斷,更讓礦山錯失政策紅利加持下的產能提升黃金期。

宇通礦卡直擊“高效運營”核心需求,車輛搭載自研三電系統,歷經極端環境驗證穩定運行,出勤率超95%,日均運輸量較傳統礦卡直線攀升,高效完成運輸任務。同時行業首創獨立雙充技術,雙槍最大載流能力1000A,最大充電功率600kW,融合液冷技術,任意雙槍自由搭配,700度大電量純電礦卡從20%充至95%,僅用時56分鐘,充電速率直線提升,保障車輛高出勤,為礦山運營高效賦能。

節能錨定“雙碳”目標 撬動綠色效益
眾所周知,目前礦山行業普遍面臨“雙碳”目標與盈利壓力的雙重課題,對新能源礦卡提出了更多近乎苛刻的要求。尤其是在露天煤礦場景中,長距離、大坡度、重載負荷的極端條件,已成為檢驗純電礦卡綜合性能的“試金石”。
在能耗方面,宇通純電礦卡依托全新的睿控三電核心技術、智能化能量回收系統、集成化耦合熱管理系統及控制策略,能耗降低10%-15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宇通700度大電量純電礦卡YTK136E在內蒙某礦區的全能挑戰賽中,交出了更為亮眼的節能答卷。該車型從95%電量降至20%時,運營里程達38公里,且全程保持動力不衰減;即便在這樣的高強度運營場景下,經安睿通統計三趟運輸數據,其平均電耗僅為13kWh/km。憑借同類車型中領先的單公里電耗表現,宇通這款礦卡真正做到“多拉快跑還省電”。

更關鍵的是,這一優異表現并非個例——在國內多個不同工況的礦區實際運營中,宇通純電礦卡均保持著穩定的低耗高效水準。這不僅為礦山行業打通“雙碳”目標落地的關鍵運輸環節提供了硬核裝備支撐,更助力行業加速從“被動減碳”向“主動降碳”轉型。
安全扛住政策紅線 把風險擋在作業外
礦山行業在加速綠色轉型、追求效能突破的同時,安全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底線,始終是不可動搖的關鍵議題——“安全運營”已成為行業必須牢牢筑牢的發展根基。
宇通礦卡積極響應政策導向,以全維度安全防護體系為礦山作業筑牢可靠防線。車身采用高強度鋼焊接成“硬核安全架構”,即便面對陡坡急彎也能穩穩把控車身姿態;同時通過26種電池安全預警實時監測電池健康狀態,如同為礦卡配備了“全時護航的智能安全員”。此外,電池包具備IP68+IP6K9K防護等級, 可無懼深水浸泡與高溫高壓噴射水流,三重制動系統更能在多個礦區嚴苛工況下精準響應,共同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,真正讓礦山作業從“安全顧慮”邁向“安心生產”的新階段。

不僅如此,宇通礦卡還從運營場景出發進一步降低安全風險:其大噸位產品通過提升單車載重,減少了礦山運輸車輛的整體數量,從源頭減少安全隱患;純電礦卡更可搭載適配礦山場景的無人駕駛系統,實現常態化無人作業,讓運輸更安全、更高效。目前,宇通礦卡的無人駕駛方案已在全國多個樣板礦山落地,實現了商業化運營,持續夯實礦山安全高質量發展的根基。

從適配環保政策到守住安全紅線,再到承接產能提升需求,宇通礦卡不只是一款運輸工具,更是礦山應對政策變化、實現長遠發展的“戰略裝備”。它用實打實的安全防護、節能收益與高效表現,幫礦山既闖過當下的政策關,更鋪就了綠色高效的轉型路 —— 這正是政策導向下,礦山最需要的“靠譜伙伴”。
宇通礦卡的探索與實踐,早已超越單一裝備的技術突破,而是以 “安全-節能-高效”的協同創新,重構了礦山運輸環節的價值邏輯。這種“以技術破局、以價值賦能”的路徑,不僅為單個礦山的轉型提供了可落地的解決方案,更在為整個礦山行業探索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范式,為國家能源領域的低碳轉型與安全保障注入了持久的“宇通力量”。
